民生周刊:南开大学教授石培华:创造多维消费场景,让夜色留人气

发布者:陈晔发布时间:2022-09-13浏览次数:45


(转自《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夜游、夜购、夜食……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夜间繁华是消费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地方消费的新风尚。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95后年轻人是夜间经济的主力人群。

  夜间经济集合了餐饮、旅游、休闲等多种业态,近年来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发力点。围绕夜经济的不同业态,各地正加速构建特色不同的夜间经济集聚区。

  但是,如何让夜间经济更安全、更便利、更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各地需要探索的。

  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石培华。

      民生周刊:一个地方发展夜间经济需要哪些要素?

石培华:一个地方要发展夜间经济,要有能吸引驱动夜间消费的项目,有特色鲜明的夜间生活方式和独特文化个性,并且要有一定规模的消费人群,因为市场规模不同和消费人群结构不同决定夜间经济的不同规模和形态。

  此外,要有夜间经济发展的集聚区和空间。如商圈、休闲街区等,让极富特色的多元业态吸引消费者夜间消费体验,有便利的交通等公共服务、安全保障和夜间管理等,能处理好伴随夜间经济而出现的治安、交通、卫生、扰民等问题,建立和谐完善的商居环境,让大家在享受夜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夜晚的城市享有应有的安宁和繁华。

      民生周刊:夜经济怎么做到更便利?

石培华:要建立起能够满足夜间消费者出行需要的夜间交通系统。在关键位置设立出租车站,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制定优化街面停车位管理、夜间临时停车、鼓励免收或减收停车费等具体措施;根据客流需求,推动公交旅游服务专线与夜间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对接,周末、节假日及重大节会活动期间延长部分地铁及公交路线夜间运营时间;改善夜间自行车骑行路线与安全性等。

  同时,美化亮化夜间消费场景,开展夜间灯光造景,做好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

  最后,充分考虑夜间经济特点,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改造提升等配套设施。

  要建设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提升品质夜生活便利度,激发社区商业活力。支持品牌连锁店发展,鼓励便利店、药店等视情况延长营业时间,有条件的可24小时营业。

  要创新大数据智慧化精准管理,优化夜间出行交通保障机制。加强夜间出行数据分析,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建立轨道交通延时运营长效机制,在夜间客运高峰时段,保障夜经济重点区域消费者进出需求。

      民生周刊:安全是夜间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怎样让夜间游玩更安全?

石培华:安全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前提和生命线,需要加强城市安全程度。

  要升级技防设施,打造平安夜市环境。加强重点景区、夜公园、大型商业综合体、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智能安防设施建设,严密防范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同时,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做优做强“夜间警务”,对重点商圈、街区和场所以“固定检查+流动巡逻”模式强化夜间巡控警力。

  可以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策略并组织演练,建立安全街区认证机制,增设监控设施,发动民间安防志愿者,完善社会安保联防联控体系,提高夜间安全保障水平。

  要严惩违法犯罪,打造放心夜间消费环境。加强重点夜宵商家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一批“深夜食堂”,维护良好消费环境,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要加强场所管理,打造健康夜间娱乐环境。规范有序执法,对酒吧、KTV等休闲娱乐场所加强内部安全检查,对发现的治安、消防问题指导督促经营者落实整改;对存在黄、赌、毒、黑等违法犯罪的娱乐场所实施精准打击。

      民生周刊:夜经济等于夜市吗?怎样提升夜经济的发展质量?

石培华:夜市是夜经济的1.0版本,商圈是2.0版本,夜间经济集聚区则是3.0版本。

  近20年来,商圈逐渐取代夜市,成为发展夜间经济的主要载体。尤其是近两年来,为促进夜间消费,全国多个城市商圈启动“夜间消费”相关活动,打造城市夜间消费网红地标,使夜间商圈消费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重要引擎。

  提升夜经济的发展质量,可以从4个方面发力。一是注重城市内涵,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夜经济形态。地方政府可以对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努力挖掘城市夜经济特色,打造独特品牌。

  二是加强规划治理,综合改善夜间营商环境。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有效增强营商环境的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用法治手段为夜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对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降低夜间经营有关项目的准入门槛,在招商、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吸引更多商户进入夜间经济服务行业。加大对夜间经济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规范商户行为,加快解决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垃圾堆放等问题,保持整洁的市容市貌,营造有序规范的夜间消费情境。

  三是借助新基建东风,完善夜间活动相关基础设施。各地方政府应当借着国家发展新基建的东风,以升级交通、灯光、公共服务等城市基础设施为契机,发展夜间经济。

  四是活跃夜间市场,共同打造室内、室外夜间经济消费模式。各地区除继续发展夜间影院、KTV、酒吧等室内专项娱乐休闲项目,经营夜游城市、景区演艺、灯光秀等室外游览活动外,还要鼓励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综合利用室内共享空间和室外指定广场区域丰富夜间商业步行街,提升夜经济的居民参与度。

      民生周刊:地方发展夜间旅游,如何做出特色,成为好去处?

 石培华:要根据先天条件,杜绝盲目开发。优先解决日间文旅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杜绝夜游项目的生搬硬套和盲目开发而导致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应根据场地现状及文化禀赋,规划一条或多条主题游线系统,通过多项地标观光及夜游体验产品的组合,使原本独立的景点及文化场所相互联动,共同形成城市夜间文旅的品牌影响力。

  亮化需以文化为魂,打造特色主题。避免夜间文旅项目的同质化,形成人流聚集的核心吸引力。可以将区域文化故事与地域风情通过光影、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手段进行提炼与呈现,构建符合城市气质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形成夜间文旅项目的独特卖点。

  要注意创造多维消费场景,商旅文一体化发展。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相关要素的业态化创新组合,创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并打造一站式的服务结构,升级夜游体验质量,通过文旅产业带来的人气聚集与创意聚集,带动商业企业的入驻及规模化的经济发展,形成文旅商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结构。

  文旅夜游设计要凸显文化特色。以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依托,定制主题灯光新媒体光影艺术,或梦幻、或震撼、或浪漫,打破单一夜赏模式,创造夜晚情绪极致体验。

民生周刊:乡村发展夜经济,能助力乡村振兴吗?如何创新发展乡村夜间经济?

石培华:现在讨论夜间经济,大多是在说城市夜间经济,其实乡村夜间经济也有很大空间,能很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夜经济,要突出乡村特色,打造与城市夜间经济不一样的乡村夜经济。要更多地与发展旅游、发展休闲度假等结合起来,依托旅游目的地打造乡村夜经济。在点亮夜生活上做文章,让夜色留人气、让产品聚财气,鼓励乡村夜生活、拓展乡村夜文化、发展乡村夜经济。

  要不断丰富乡村夜经济业态内容,拓展凸显乡村特色的新业态,如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夜宿等,促进乡村夜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培育乡村夜经济品牌。以当地独特的文化为载体,培育一批乡村夜经济新品牌,彰显“国际范、地方韵、乡愁味、时尚潮”。

  要拓展乡村夜经济辐射范围。通过乡村夜经济平台,要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