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培华、徐进:完善体制机制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发布者:陈晔发布时间:2022-09-08浏览次数:22


  作者:石培华 徐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

  《规划》锚定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综合考虑“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形势和条件,提出一系列新内容、新举措、新项目。

  《规划》从四方面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部署。其中,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章节提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旅游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责。创新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景区文化评价制度。理顺饭店、民宿等旅游住宿业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开展“证照分离”改革等系列举措,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市场主体加快转型升级,市场体系更加繁荣有序。《规划》提出的健全中央和地方旅游发展工作体制机制要求,将进一步推动中央和地方的旅游工作边界清晰化,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的管理与工作机制。

  第二,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性、公益性、生态环境性、展示性和传世性。《规划》对于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内生产、生活的企事业单位与原著居民协调发展,践行好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在总规的指导下,科学编制各级各类景区详规,有助于风景名胜区建设有章可行、有据可依。《规划》还提出探索建立景区文化评价制度。旅游景区管理具有开放式、动态化等特征,受到体制、环境、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有其独特性、广泛性。探索建立景区文化标准化管理评价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突出作用。

  第三,民宿作为文化、旅游、农业深度融合的一种崭新业态,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规划》提出理顺饭店、民宿等旅游住宿业管理体制,有助于有加速民宿行业从“星星之火”向“燎原之势”、从“边缘地带”向“合法经营”、从“单一型”向“多元化”、从“粗放型”向“高品质”、从“点状”向“集群”等多维度跨越式发展转变,逐步从不被关注、不成规模的新兴业态,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朝阳业态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

  此次《规划》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可以让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笔者建议,下一步可从四方面着手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一是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二是建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资金保障机制,整合设立统一的文旅融合发展投资基金,统筹支持文旅融合发展。三是建立高效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机制,创新融合文旅品牌标准,增强旅游品牌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四是鼓励支持博物馆、文化馆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增强文化品牌的旅游功能。


  点击查看原文: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209/08/content_7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