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石培华教授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陈晔发布时间:2024-03-08浏览次数:10


      

嘉宾:

陈爱雪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郑泰森 (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石培华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宋洋洋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持人:

郭人旗 (本报记者)


 01:文旅产业具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极大潜力和空间


主持人:促使社会根据概念阐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如何认识新质生产力同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关系,新质生产力的特性对文旅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


郑泰森: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文旅产业是关联度好、融合性强的产业,也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潜力和空间很大的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文旅产业本质上是绿色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其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和智能化。与先进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文旅文创产业是未来产业,通过文化创意形成的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文旅新业态,也属于新兴产业范畴。


因此,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客观要求文旅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更广泛、更深入,使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更广泛地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和吸引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石培华: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科技发展为重要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备这些典型特征,文旅产业是典型的创新创意驱动产业,人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是现代文旅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代文旅发展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我国对新科技、新模式、新道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未来科技的持续变革将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进而构建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形式乃至全新的文明形态。这将对文旅产业的产业结构、组织方式、产品体系、消费行为、互动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文旅产业应思考如何在新质生产力主导的更激烈的变革中顺应时代潮流,依托两者的共生伴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更好地提升培育和激发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宋洋洋: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这在文旅产业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人民群众对文旅消费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释放出对沉浸式文旅体验的巨大需求。这一转变不仅揭示了文旅场景在想象和创新方面的无限潜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利用这些场景驱动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以及业态创新的独特机遇。

为响应这一时代呼声,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在创新产品供给与满足公众需求之间下功夫,融入新科技,拓展新业态,以“新”引领潮流,以“智”塑造体验,培育开发更多的文化和旅游新产品、新场景。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机制上要进一步融合与创新——文化是灵魂,科技是筋骨,金融是血液,要让这三者相互赋能。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作为灵魂,是引导和激发创新的原动力;科技作为支撑发展的筋骨,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效的运营能力;金融作为保障和促进发展的血液,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将三者紧密结合,才能推动文旅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和高质量发展。

陈爱雪: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要让创新起主导作用。这对文化和旅游意味着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文艺活动、观光游览等,要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模式,通过高科技赋能等模式形成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业态。例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提高了文化和旅游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当地的独特魅力,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等发现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的载体,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02: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文旅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


主持人: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密相连,这两大产业形态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具体有哪些体现,如何加以引领发展?

郑泰森:文旅产业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文旅产业本身很多新业态属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智慧旅游、数字博物馆、元宇宙体验等,同时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二是文旅产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与所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需要直接或间接植入文旅功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产物,本身也是文化创意,其所有业态功能都是由创意思维触发的。

文旅产业随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与时俱进,相互依存,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存共荣。文化创意的理念可以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发挥促进和引领作用。

石培华:随着新质生产力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在生产生活领域不断释放,文旅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双向渗透持续深入,两者的结合将对生活生产方式产生新的调整。今天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轨迹呈现出鲜明的科技特征,轨道交通技术的突破让“高铁生活圈”激活了国内文旅大市场,完成了对国内文旅消费方式的重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技术的普及颠覆了传统的旅游消费和出行方式,也改变了文旅景区的运营和管理方式;景观设计和视觉呈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博物馆、纪念馆文旅业态的现象级热潮;大数据、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呈现方式,让“虚拟旅游”成为未来旅游形态。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国文旅发展经历了从“资源驱动”到“资本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跨越,完成了文旅产品从“有没有”的规模投资以扩大供给到“好不好”的创新发展以迎合需求的变革。这一过程,既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也是高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因素在文旅市场不断发挥作用的结果。

大众旅游出现了吸引物人造化、旅游形式散客化、消费方式数字化、文旅产业链扩大化、文旅发展全域化的趋势,在进一步提升对科技与创新赋能产品供给需求的同时,也强化了文旅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因此,我国当下文旅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特征同新质生产力的特征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也由此成为研究和理解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一把钥匙。

宋洋洋:科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能否与两大产业结合,或者说文旅产业迭代升级能否匹配两大产业的赛道方向,是文化和旅游领域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表征。因此,需要我们前瞻谋划文化和旅游提质升级,促进技术创新、内容创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具体来看,重点聚焦智能旅游、数字文化产业、文旅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其中,智能旅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务体验,不仅提高了旅游效率和质量,也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数字文化产业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打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既保护和传承了文化资源,也满足了现代人的文化需求。文旅数字化转型则紧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从资源的数字化资产化切入,重构传统业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方式,释放和活化资源潜力。

陈爱雪: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加快,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发展革新,人民群众对旅游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于游览观光层面,而是更多地想去深入探究文化和旅游更深层次的蕴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会越来越多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群众福祉密切相关。例如,数字化技术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科技型文旅娱乐项目的诞生等,体现了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紧密关联。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催生更多的新兴产业,还可能会衍生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03:推进文旅产品、业态创新和发展模式变革


主持人: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您认为有哪些着力点或路径渠道?


郑泰森:加快培育和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大融合是基本路径。一是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绿色特质,促进和引领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向绿色经济转型提升。二是与相关领域和产业紧密融合,同步绿色化、新兴化、未来化。如智慧服务、智能体验、数字应用等。三是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引领文旅产业新兴化、未来化。“化”是过程,“新兴和未来”是阶段性目标。现阶段城市更新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城市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集聚区,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空间,是文创产业拥抱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华丽转身的高地。


石培华:一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提升文旅创新能力,全方位推进文旅产品和业态创新。二是推进新科技更深融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科技赋能。三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文旅发展动力体系,将高水平研发、服务、运营和管理的文旅“四位一体”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四是发挥文旅产业综合性优势,以产业链思维引领推进文旅发展模式变革。

除了关注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还应关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文旅产业作为创造幸福生活,吸引人才和创新要素聚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发挥五个方面的特殊作用。

一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巨大新需求,催生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

二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以美好生活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有新经济的地方有新人才”,形成从“风景”到“风口”再到“风景”的循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新一线城市发展经验都证明了这一规律。

三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会展等生产性服务。

四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新科技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丰富活跃的应用场景。五是文化和旅游可以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的旅游吸引物,营造新的生活方式。

宋洋洋:首先,创新驱动是内涵。要深化科技创新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利用新技术推动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提高文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文旅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文化内涵是关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丰富旅游市场,也有助于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游客在体验旅游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


最后,绿色发展是底色。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开发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促进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绿色低碳发展,文旅产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陈爱雪:一是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用现代化、数字化技术创新文旅产品的展现方式,支撑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创新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模式,重新审视过去的旅游要素逻辑、旅游投资逻辑、旅游发展逻辑。结合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等,挖掘文化底蕴,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三是优化文旅产业结构。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文化与旅游的合力,通过文旅融合助推该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原文链接: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ccmapp.cn)